日,南川区水江镇宏图2组农民工陈明启来到水江法律服务所,感谢律师给他讨回了拖欠的经济补偿金10850元。
与陈明启一样高兴的还有他的109名工友,他们也同样讨回了拖欠的经济补偿金,总共602400元。陈明启和工友在南川区内一煤矿上班,因国家产能政策调整煤矿依法关闭,由于煤矿遗留问题多且处置资金严重不足,职工经济补偿金未能及时解决,110余名职工多次到区、镇相关部门求助。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接到求助后,积极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,并为他们免费提供法律援助,才得以解决。
拖欠农民工工资成为社会顽疾,很难根治。尤其是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,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足额及时工作仍然存在不足。针对农民工欠薪问题,南川区司法局多措并举“依法根治”。
以公共法律服务为统揽打好总体战。致力于全面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知晓率、首选率和满意率,建成了1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、34个乡镇(街道)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、244个村(社区)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,实现三级实体平台全覆盖,并从全区遴选了60位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咨询接待,满足群众法律援助需求。今年,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咨询接待5000余人次。
立足于解决农民工欠薪,整合律师、基层法律服务、公证、司法鉴定、仲裁、法律援助、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,帮助或者引导农民工采取和解、调解、裁决、诉讼等方式化解纠纷、维护合法权益。
开展企业用工“法律体检”。组织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深入工业园区、建筑工地以及餐饮、快递等农民工聚集的区域和行业,对辖区内企业劳动合同和劳务用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,掌握实情,普遍进行劳动合同、劳务用工的法律体检,及时完善措施,防止年底集中爆发农民工欠薪维权重大案事件。今年,开展进企业进工地法治宣传30余场次,为全区168家企业开展针对性“法治体检”。
形成治理农民工欠薪的联动机制。与人力社保、公安、法院、工会等部门互通信息、移送案件、合力化解,促进农民工欠薪问题就地就近解决。
今年以来,区司法局办结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604件,挽回经济损失3009.4万元,其中,办结农民工维权案件719件,挽回经济损失1783万元。
更多新闻
上一篇:南川:龙济桥社区青少年之家开展“我和2035有个约”主题活动
上一篇:返回列表
相关新闻
南川区隶属重庆市,位于重庆市南部,地处渝、黔两省(直辖市)交汇点,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、渝黔区域合作先行区、重庆特色工业基地、重庆大都市区的生态后花园。东南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、正安县、桐梓县接壤,东北与武隆区为邻,北接涪陵区,西连巴南区、綦江区。
南川区介于东经106°54′~107°27′,北纬28°46′~29°30′之间;幅员面积2602平方千米,辖3个街道、29个镇、2个乡,2016年,户籍人口68.74万,地区生产总值210.78亿元。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;地形以山地为主,地势呈东南向西北倾斜,境内海拔340米—2251米(城区海拔550米)。
南川区历史悠久,春秋时为巴国属地,唐太宗贞观十一年(公元638年),始由巴县分出独立设隆化县(以城西永隆山得名)。南川之名始于元世祖时期。南江在綦,而其一源出自南川,遂以南川之名名其发源县。境内金佛山(国家5A景区)被誉为“南方如初佛地,巴蜀第一名山”,素有“北有峨眉、南有金佛,东朝普陀、西拜金佛”之说。
南川地处重庆二环与三环之间,属于重庆“一小时经济圈”,距重庆主城区仅1小时车程,境内有渝湘高速公路、南道高速公路、南万高速公路、南涪高速、南两高速公路和万南铁路、南涪铁路等“五高、二铁”。
2018年10月22日,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。